吉林省多部门联合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为传承清明文化,省民政厅、长春市民政局、吉林省殡葬协会等单位将共同举办“吉林省第二届清明文化周”活动,本届活动从3月31日开始持续一周时间。今年,省民政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1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殡葬工作的意见》,对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健全殡葬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殡葬服务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围绕“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殡葬工作理念,积极推行惠民、绿色、文明殡葬,逐步革除殡葬陋习,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清明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全省各地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清明文化周”活动,弘扬孝亲感恩的中华传统,开展生命教育,推动移风易俗,倡导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提醒祭祀群众绿色出行、错峰祭扫。倡导摒弃烧纸、冥币纸扎等陈规陋习,采取鲜花祭祀等文明的祭扫方式,保护生态环境。

据统计,去年清明期间全省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祭扫群众230万余人次,祭扫车辆41万余辆,选择在清明节前一周祭扫的群众占清明节期间祭扫总人数的90%以上。预测今年仍会有上升,约在240万人次左右,祭扫高峰在3月27日-4月5日期间。保障平安清明是头等大事。省民政厅对清明安全祭扫工作进行了提前部署。全省各地普遍建立了政府牵头,民政、公安、交通、林业、工商、市容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应急处置机制,制定了应急预案,加强对清明节安全祭扫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殡仪服务机构采取多种便民措施,为祭扫群众提供更加贴心、温暖、人性化的服务。

殡葬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作。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围绕乡村振兴,大力推行绿色殡葬。我省采取“树葬”“草坪葬”“海葬”等绿色安葬方式的人数逐年增多。据初步统计,自2015年以来,累计有5000多份的骨灰已经以绿色的安葬方式进行的安葬。“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新建和改建殡仪服务场所。截至2018年底,全省经营性公墓发展到53个,公益性公墓发展到14处,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发展到60个。自2013年以来,全省累计为7.8万名低保户以及其他特困群众免除6项基本殡葬服务费近7680余万元。

长春45岁入殓师和他与离世者打交道的23年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从事这样一个职业的人,他们拿着仅足以温饱的薪水,却从事着让人心生寒意的工作,他们永远站在一间使人望而却步的房间,还原着生命的美丽样貌;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从事这样一个职业的人,他们经常被视为麻木的代表,有一颗被磨练的有些冰冷的心,他们永远站在一台台平板担架车的旁边,感悟着生命的脆弱短暂!

他们这个职业,有个让人听到后有些“避而远之”的名字——入殓师。

殡葬人生

为遗体服务23年的45岁入殓师

“一天一宿能接十多个单子”

3月29日11时左右,长春市龙峰殡葬服务中心业务大厅内的一间员工休息室走进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人,他戴着一副眼镜,面容微微有些憔悴,走到休息室的水池边,脱下医用塑胶手套,让自来水冲洗着每一块手部肌肤,半分钟后,他用毛巾擦干双手,走到了床边,点上一根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微微躬身,用支在膝盖上的双臂拄着下巴,“哎!又送走一个!”一句话说罢,又深深地吸了一口烟。

这个吸烟的男人叫郑启龙,今年45岁了,而他至今一半人生都奉献给了入殓师这个职业。“我已经干了23年了,我们干一天一宿,休息一天一宿,几乎没有节假日,每天七点上班,上午是我们最繁忙的时候,我一个人一天一宿最多曾接过十多个单子。”郑启龙说,如果离世者家属需要他们对遗体美容,他们就是入殓师,没有这个要求,他们就是礼仪师,送离世的人最后一程。

无奈抉择

因为家庭贫困而选择这份工作

“介绍人说挺稳定我就去了”

但是,已经有了23年工作经验的郑启龙则不像现在一些年轻的入殓师那样,是对口的专业毕业的,这个45岁的男人,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而他走上入殓师的道路,也是当时比较无奈的选择。

“我老家是农安三岗乡的,小时候,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小学刚毕业我就不再念书了,我能做的就是快点挣钱,贴补家用。”郑启龙说,自打小学毕业后,他从事过太多的职业,在农村卖过冰棍,捣腾过服装,开过小卖部,也承包过果园,可是,都没有取得过太大的成功,直到1993年,22岁郑启龙的生活发生了转变。

“入殓师的这份工作,介绍人是我的一个朋友,他说挺稳定的,我就去了长春,当时就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工作,那时我还不太知道具体应该做些什么,只知道是给死人干活的。”郑启龙说。

黑帽老者

第一天工作无意间被吓了一跳

“凌晨三点的太平间很阴森”

1993年寒冬里的一天,郑启龙来到了长春市,这是他在吉大一院太平间工作的第一天,也恰恰就在这第一天,突如其来的一个事情,把他吓得想要放弃。

“直到现在,那天的事情我都记得很清晰,那天夜里,下了非常大的雪,医院的太平间是在平房里,为了让第二天来医院的人不受大雪的影响,凌晨三点,我就和另一位同事起床了,准备把太平间门前的雪扫干净。”郑启龙说,那年头的冬天格外寒冷,穿着再厚的军大衣,在户外待一会儿也会被冻得哆嗦,那夜天空的云彩也不多,月光很凛冽,枯枝的树影在雪地上时隐时现。

“我的同事告诉我,扫雪的工具在太平间里,我俩就打开了太平间的门,我原来也听老人说过太平间啥样,看到后也没有和想象的有什么不同,看见一排排一列列的铁柜,我没有害怕。可是就当我走到扫雪工具堆放位置附近时,我看见了在一张担架车上,躺着一个被白布蒙着的只有帽子露在外边的人。”郑启龙说,那是一顶黑色的帽子,帽子上还有一个红揪,这让他想起了电影中的僵尸,而通过这个帽子,他还断定这是一个老者,于是他快步跑到了扫雪工具前,拿起工具就往外跑。

“凌晨三点的太平间很阴森,那次的经历简直就是我的噩梦。”直至今天,郑启龙还是能够回想起当时他有多害怕。

[导读]在我们身边,有一群从事这样一个职业的人,他们从来不主动给别人名片,也从不主动伸出象征礼仪的手,他们永远站在一个似乎被人疏远的角落,目睹着生命的匆匆而过…

学徒经历

从扮演人工托盘到能亲自上手

“溺水而死的人脸真是青的”

虽然第一天工作就被吓够呛,但是郑启龙没有放弃,他知道,这个工作能让他吃饱穿暖,能让他取媳妇,所以,他的学徒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那时还没有现在的‘礼仪师’‘入殓师’之类的名称,我们就叫自己是‘担架员’。”郑启龙,刚刚学习这一行,每天干的活儿就是给老师拿托盘递工具,每次配合老师工作的时候,他都不敢看去世的人,但是,慢慢地接触的多了,郑启龙就适应了,能够亲自上手为去世的人化妆。

“原来总听别人说,溺水的人是什么样的,我还不信,后来我工作时间长了,也看见了,确实是那样的,心梗和溺水的人,脸都是青的,而且像心梗的人,嘴唇都是青的,所以我们要选重一些的粉。”郑启龙说。

黯然泪下

为每个年少生命的消逝而流泪

“不忍看他们父母的样子”

2003年4月,医院的太平间全部取缔,郑启龙来到了长春市龙峰殡葬服务中心,开始成为了那里的一名殡葬礼仪师,一个装满各种化妆用品的小箱子,成为了他的每天都要用到的工具,而那时的郑启龙,也成为了一个老手,但是,他没有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对于生命的逝去而产生麻木心理。

“多年来,我见过太多未成年人躺在我工作的担架上,他们都那么小,有的还是高校的好学生,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但是就这样的离开了世界,我为他们感到惋惜,而我见过的最小的,还是没有成形的胎儿,父母办完手续,送过来就转身离去了,我不忍看他们父母的样子,每次看见这些,我都会默默地流下泪来。”郑启龙说,他们的同事也会对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每次回来都会愁眉不展,他们也不会相互说这些。

送别亲人

亲手为因车祸去世的姐夫化妆

“同事怕我干不了都来帮我”

然而,为别人“送行”,是一种感觉,为自己的亲人“送行”,则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沉痛。郑启龙也亲手为自己的亲人化过最后一次妆。

“我的姐夫就是被我送走的,他当时是发生了车祸,之后就送到了我这里,我当时的心情特别沉重,但是不能说出来,因为我必须挺住,我如果挺不住,我姐该咋整。后来到了化妆的时候了,因为我姐夫是车祸去世的,头部的伤痕很大,得好好处理,同事怕我干不了都来帮我,但是,我还是执意自己做了这件事。”郑启龙说,给姐夫化妆结束,他就找到了一个小角落哭了起来,他最不希望的就是亲手送走自己的亲人。

愧对家人

曾经连续七年没有回家过春节

“虽然吃着饺子但不是滋味”

采访中,郑启龙告诉过记者,他们是工作一天一宿,休息一天一宿,这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固定的假日。“我曾经连着七年的春节都没有回家过过,因为正好就排到我除夕晚上值班了。除夕夜里,虽然吃着饺子但不是滋味。”郑启龙说,每次知道自己又不能回家过春节,他都会提前给亲人朋友打电话拜年,家人朋友,对他的工作也都非常支持,但是对于家人,他总是有些愧疚。

“在单位过年,最难受的时候还是看春晚,因为每年主持人都会说,为奋斗在工作一线的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医护人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听到这里,就是会想到自己,我们也在工作一线,也希望得到肯定。”郑启龙说。

入殓师的育儿经——

“不要给孩子讲鬼故事”

郑启龙的女儿现在是一个高三的学生,虽然父亲做这样的工作,但是女儿从小时候就敢一个人在家,一个人面对黑暗,这与郑启龙的教育分不开,他说,“我小时候是在农村生活的,老人们经常会讲一些鬼故事给孩子听,不让孩子做这事,不让孩子做那事,这无形中就给孩子埋下了不好的思想,所以不要给孩子讲鬼故事!”

入殓师的生死观——

“相信科学,做一个无神论者”

在太平间,殡仪馆工作这么多年,郑启龙没有见到过一次影视作品中的灵异事件,他说,“人去世了,就是彻底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的身上没有任何的护身符之类的辟邪物品,希望每个人都相信科学,做一个无神论者!”

入殓师的生命观——

“想吃炖排骨,别买红烧肉”

采访最后,记者问郑启龙,从事这个工作23年时间,他对生命有着怎么的感悟,他对记者说,“人生几十年,等到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再想啥都晚了,所以想做的事情一定不能等,人生短暂,珍惜眼前,想吃炖排骨,别买红烧肉!”

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每天约有3万人烧纸祭祀

清明将至,祭祀人群增加,为了保证公共祭祀场所的消防安全,3月30日,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来到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开展防火专项检查和宣传活动。

据了解,连日来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现每天约有3万到5万人来烧纸祭祀,在人员如此密集的情况下,做好防火安全工作尤为重要。

行动中,检查人员先后对室外公共祭祀焚烧区域和室内场所的消防设施进行仔细检查。在祭祀焚烧区域,人流量非常密集,市民排着队前往区域内烧纸,现场则有工作人员对人群进行疏导。检查人员在此处主要对灭火器、消防桶等消防设施进行了检查,主要包括灭火器指针压力是否正常,是否有相关产品认证,是否到使用期限,同时还查看消防桶、消防锹等设施是否完好无损。

长春市城区居民基本殡葬费用全免,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

11月9日,长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长春市殡葬惠民工作实施办法》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本次发布会上了解到,从今年11月16日开始,长春市城区含双阳区、九台区居民六项基础殡葬费用实行免除政策。基本殡葬费用免除所需经费由长春市区两级财政承担,预计每年长春市区两级财政将承担3000万元以上。

长春市和在长居住有《居住证》的人均享受政策

为实现基本殡葬服务政策的普惠性和均等化,促进基本殡葬消费更多惠及我市居民,体现广大市民享受改革的成果,按照《2018年建设幸福长春行动计划》要求,从今年11月16日开始,长春市将对我市城区(含双阳区、九台区)居民基本殡葬费用实行免除政策。

长春市民政局负责人解读了可享受免除基本殡葬费用的人员范围:具有本市城区(含双阳、九台区)户籍的居民;非长春市户籍的在长各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驻长部队现役军人、非长春市户籍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在长春市居住并取得《长春市居住证》的人员;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员。这五类人员在长春市死亡并按殡葬法律法规火化的,都在免除范围之内。

符合上述条件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逝者,也同样享受基本殡葬用免除。

免费项目从运输一直到骨灰寄存

在新闻发布会上,长春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殡葬费用免除项目包括6项,总费用主城区最高限额为995元,双阳区、九台区以当地物价部门定价标准为准,免除金额最高限额为746.50元。若有价格变动,根据物价部门审批的价格调整,免除时据实结算。

这六项费用包括:普通殡仪专用车遗体运输费160元;三天内普通冰柜遗体存放费270元;普通火化设备遗体火化费220元;一个价值200元以内的骨灰盒;一个价值100元以内的纸棺;一年骨灰寄存费45元。

长春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殡葬费用免除政策仅限于基本殡葬费,超出部分需由逝者家属自行承担。

符合条件的回族等少数民族逝者,因殡葬习俗不同,家属可参照此办法,享受免除基本殡葬消费最高限额995元的补助,其家属向市回族殡葬服务站提出申领补助。

申免殡葬费需找殡葬服务单位

符合免除费用条件的居民在申请费用免除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户籍在长春市主城区、开发区的,逝者家属(指逝者的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自愿选择市殡葬服务中心或市龙峰殡葬服务中心办理遗体处理;户籍在双阳区、九台区的,逝者家属须在当地区殡仪馆办理遗体处理。

符合免除费用条件的居民,逝者家属凭等级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的非正常死亡证明,并到当地派出所注销户口后,到属地殡葬服务单位提出申请,就可以享受政策。

市殡葬服务中心、市龙峰殡葬服务中心、双阳区殡仪馆、九台区殡仪馆负责基本殡葬费用免除的初审工作,对核实无误的,费用直接予以免除,对有异议的,逝者家属需先行缴费,经核实后确属享受免除基本丧葬费的,逝者家属需提交相关材料,在一个月内到殡葬服务单位办理退费手续。

为逝者申免殡葬费这些材料不能少

符合免除条件的人员逝世之后,承办人员(包括逝者家属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需向殡葬服务单位提供以下材料:承办人有效身份证件及复印件;逝者的《死亡证明书》原件和复印件;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限本市户籍死亡人员);逝者为弃婴儿、长春市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儿童及收养的人员,需出具公安、医院、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逝者为驻长部队现役军人,需提供《军官证》《士兵证》《学员证》;逝者为驻长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需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长春人在外地过世家属可回长报销

《长春市殡葬惠民工作实施办法》中还规定,对符合免除条件在外地死亡,并在当地办理遗体处理的,逝者家属应在3个月内凭死亡证明、火化相关材料、发票(含消费明细)并到户籍所在地注销户口后,携相关原件及复印件到属地殡仪馆办理报销手续,火化地与户籍地基本殡葬费用收费标准不一致的,按照价低的标准报销。

长春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规定进行了解读,居住在长春市主城区内的,在外地死亡的符合条件的逝者,其家属可在市区内的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市龙峰殡仪馆任选一家申请报销,双阳区和九台区的需联系当地的殡仪馆进行申请报销。

长春鹿乡镇村民因殡葬改革迁坟 买完骨灰盒才知道殡仪馆免费送

6月14日,家住长春市南关区的市民张先生发来消息称,最近自己遇到这样一件事烦心,事情还要从6月12日那天说起……

6月12日,张先生接到了家中亲戚的电话,称村上发布的通知,老家双阳区鹿乡镇信家村要进行殡葬改革,所有家中现有坟头需要进行平坟或迁坟处理。

“村上说如果不迁坟或平坟的住户将会罚款500元,并会有人用铲车将坟头推平,我这赶紧回了老家,将我父亲的坟起了出来,打算放到殡仪馆寄存。”

张先生称,因为父亲去世已有20年之久了,墓中的骨灰盒早已经腐烂,自己便在长春又买了个新的,可来到殡仪馆后,听工作人员说才知道,根据相关规定,殡仪馆是可以免费提供一个价值四五百元的骨灰盒,并且可以免费寄存一年,这让自己感到很委屈。

“村上通知也没提这个事,我都不知道,知道就不用再花钱买新的了!”

随后,就此问题二三里资讯联系了政府公开热线,工作人员表示,“殡葬改革的消息是国家下达的条文,已经实施大约一个多月了,老百姓基本上都知道这个事,如果不知道也会自行询问,像这位先生在自行买完骨灰盒后才知道这种情况是没有经济补偿的,关于骨灰盒与殡仪馆寄存相关的信息我们以后在村上宣传上也会加强力度。”

同时,张先生也非常疑惑,“我在网上搜索了信息,都没有看到吉林省和长春市关于殡葬改革的公示,难道就只有双阳区进行改革了吗?”

针对此问题,政府公开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殡葬改革是最新下达的公告,网上不可能搜到的,能搜到的都是已经发布好几年的了,这个条文是中央下达,经过逐级的下达,经过省里市里,最后才到达双阳区里,而且民政局亲自给我们提供的实施方案,是合理的。”

长春市殡葬改革将出新政 拟免除城区户籍居民基本殡葬费用

一份关于长春市殡葬惠民工作征求意见稿已经上报。文件中规定对具有长春市城区户籍居民将免除基本殡葬费用。同时,选择海葬奖励标准每具骨灰2000元。据悉此次是根据民政部等16部委的要求,结合长春市实际制定的方案,不过方案最终版本并未确定

根据记者获得的信息,征求意见稿指出,基本殡葬服务免除对象主要包括六类。并且是在长春市死亡并按殡葬法律法规火化的,方可享受基本殡葬费用免除:

  • 对具有本市城区(含双阳、九台区)户籍的居民;
  • 非长春市户籍的在长各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
  • 驻长部队现役军人、非长春市户籍的军队离退休干部;
  • 在长春市居住并取得《长春市居住证》的人员;
  • 因自然灾害死亡人员;
  • 公安机关确认的未知名遗体、无人认领遗体。

对符合上述免除条件,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逝者按照民族习俗安葬后,享受基本殡葬费用免除。

免除的基本殡葬费用包括:

  • 普通殡仪专用车遗体运输费160元;
  • 三天内普通冰柜遗体存放费270元;
  • 普通火化设备遗体火化费220元;
  • 一个价值200元以内的骨灰盒;
  • 一个价值100元以内的纸棺;
  • 一年骨灰寄存费45元。

以上六项基本殡葬消费免除金额最高限额为995元。双阳区、九台区以当地物价部门定价标准为准,免除金额最高限额为746.50元。价格变动时可根据物价部门审批进行调整,据实结算。

符合免除条件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逝者,享受免除基本殡葬费用,标准由市民委按物价部门定价执行。

实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其标准为海葬奖励标准每具骨灰2000元;

壁葬、草坪葬、花坛葬、树葬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标准每具1000元。

逝者户籍在长春市主城区、开发区的,家属(指逝者的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自愿选择市殡葬服务中心或市龙峰殡葬服务中心办理遗体处理;逝者户籍在双阳区、九台区的,家属须在当地区殡仪馆办理遗体处理。

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长春市龙峰殡葬服务中心、双阳区殡仪馆、九台区殡仪馆、长春市回族殡葬服务站负责基本殡葬费用免除的初审工作,对核实无误的,费用直接予以免除;对有异议的,逝者家属需先行缴费,确属享受免除丧葬补助费的,经核实后出具有关证明,逝者家属于1个月内到殡葬服务单位办理退费手续。